发布日期:2025-10-08 21:30 点击次数:134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06 第四规律:循环定律——读懂“周行不殆”,踩准人生的“周期节点”
一、开篇:你逃不开的“循环”,早藏在日常里
凌晨六点,闹钟准时响起(昼夜循环);春分刚过,路边的花就开了(四季循环);上个月刚发的工资,这个月又要算着花(收支循环);孩子期末考砸了,新学期努力又赶了上来(成绩起伏循环)——这些习以为常的事,背后都藏着《易经》最本质的“循环定律”。
有人总说“生活是线性的,一直往前就行”,可现实是:生意好了会变差,差到极点又能转好;关系近了会疏远,疏远久了又可能重逢;努力了会进步,进步到一定程度又会遇到瓶颈——这不是“命运捉弄”,是循环定律在起作用。
《易经》里说“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”,这里的“穷”与“通”,就是循环的两个端点。懂循环的人,能在“穷”时熬得住,在“通”时稳得住;不懂循环的人,要么在低谷时放弃,要么在高峰时栽跟头。今天咱们就把这“循环定律”掰开揉碎,学会踩准周期节点,让人生少走弯路。
二、循环定律的“源头与核心”:从《易经》卦象看“周行不殆”
1. 源头在哪?不是“宿命论”,是天地人事的规律总结
循环定律的思想,最早藏在《周易》六十四卦的“序卦”里——从“乾、坤”开篇(天地始生),到“既济、未济”收尾(事情成与未成),六十四卦首尾相接,形成“无始无终”的循环:既济(成功)之后是未济(新的开始),未济之后又会开启新的循环,这正是“周行不殆”的体现。
最能代表循环定律的,是剥卦(山地剥) 与复卦(地雷复) ——这两卦互为“综卦”(把剥卦颠倒过来就是复卦),剥卦是“五阴剥一阳”,象征“阴盛至极,阳气将尽”;复卦是“一阳生五阴”,象征“阳气复苏,阴势渐退”,二者完美诠释“剥极必复”的循环逻辑。
《易传·彖传》对剥卦的解读是:“剥,剥也,柔变刚也。'不利有攸往’,小人长也。顺而止之,观象也。君子尚消息盈虚,天行也。” 意思是“剥卦象征'剥落’,阴柔之力侵蚀阳刚。'不利于前行’,是因为小人势力增长。君子应顺应规律停止行动,观察卦象变化——君子重视'消亡、生长、充盈、虚空’的变化,这是天道运行的规律。” 而对复卦的解读则是:“复,亨。刚反,动而以顺行,是以'出入无疾,朋来无咎’。'反复其道,七日来复’,天行也。” 明确指出“阳气回归,行动顺应规律,就会顺利;'事物循环往复,七天就会回归’,这是天道的循环法则。”
此外,乾卦上九“亢龙有悔” 警示“盛极而衰”,泰卦九三“无平不陂,无往不复” 点明“没有永恒的平坦,没有不回头的前行”,这些卦辞爻辞共同构成了循环定律的“经文基础”,经孔子及后学提炼,成为《易经》解读“事物周期”的核心规律。
2. 核心三要点:懂“周期、转化、螺旋”,才算懂循环
· 要点一:周期是绝对的,没有“永恒不变”
小到一天的“昼夜交替”(24小时周期),大到宇宙的“星体运转”(亿万年周期);快到情绪的“喜怒哀乐”(几分钟到几小时周期),慢到王朝的“兴衰治乱”(几百年周期)——世间万物都在周期里运行,没有例外。
就像股票市场,有“牛市”(阳盛)就有“熊市”(阴盛),牛市到极致会转熊,熊市到极致会转牛,这是“金融周期”;职场发展,有“上升期”(阳)就有“平台期”(阴),上升到一定阶段会停滞,平台期熬过去又会上升,这是“职业周期”。接受“周期是常态”,就不会在顺时飘、逆时慌。
· 要点二:转化是关键,“极”是循环的转折点
循环不是“简单重复”,而是“到极点就转向”——阴极生阳,阳极生阴,这是循环的“核心动力”。
比如减肥:一开始体重下降快(阳进),减到一定程度就会“平台期”(阴阳平衡),再往下减,身体会启动“保护机制”(阴盛),若继续极端节食(逼阳至极),就会反弹(阴极生阳,体重回升);反之,若在平台期调整饮食(顺应转化),就能突破瓶颈(阳再进)。
再比如人际关系:和朋友走得太近(阳盛),天天黏在一起,反而容易因小事吵架(阳极生阴);分开一段时间(阴),彼此想念,关系反而更亲密(阴极生阳)——“距离产生美”,本质就是“避免走到极端,促成良性转化”。
· 要点三:循环是螺旋式的,不是“原地打转”
很多人觉得“循环就是重复过去”,其实错了!循环是“螺旋式上升或下降”:每一次循环,都会比上一次有“增量”或“减量”。
就像学生的“考试循环”:第一次考砸(阴),总结教训(转化),第二次考得好(阳),这是“螺旋上升”;若考砸后不总结(不转化),下次还考砸(阴),就是“螺旋下降”。
企业发展也是如此:华为从“做交换机”(第一次循环)到“做手机”(第二次循环),再到“做芯片”(第三次循环),每一次循环都在“技术升级、规模扩大”,这是典型的“螺旋上升”;而有些传统企业,几十年如一日做“老产品”(不升级),每一次循环都在“市场萎缩、利润下降”,就是“螺旋下降”——循环的走向,取决于“转化时是否主动改进”。
三、循环定律的“实操指南”:从生活到事业,踩准周期节点
1. 生活中:用循环调状态,避开“极端陷阱”
· 情绪管理:别让“一极”走到头
开心时(阳盛),别“乐极生悲”——比如中了奖,别立刻大肆挥霍(阳极),可以存一部分(阴),留一部分合理消费(平衡);难过时(阴盛),别“悲极沉沦”——比如失恋了,别天天熬夜酗酒(阴极),可以找朋友倾诉(阳),培养新爱好(转化),慢慢走出来。
我一个朋友,之前因工作失误被批评(阴),没消沉,反而把“批评”写成“改进清单”(转化),三个月后成了部门标杆(阳),这就是“借循环转化状态”。
· 健康养生:跟着“四季循环”调作息
春天(阳生),要“早睡早起,多踏青”(助阳),别总闷在屋里(抑阳)——这是“顺应春生的循环节点”;夏天(阳盛),要“晚睡早起,多出汗”(泄阳),别贪凉总吹空调(阴抑阳)——这是“顺应夏长的循环节点”;秋天(阴生),要“早睡早起,少熬夜”(养阴),别过度劳累(耗阴)——这是“顺应秋收的循环节点”;冬天(阴盛),要“早睡晚起,多进补”(藏阴),别剧烈运动(耗阴)——这是“顺应冬藏的循环节点”。
我爷爷坚持“四季养生法”,80多岁了还能下地干活,身体比很多中年人还硬朗。
2. 事业上:用循环抓时机,踩准“进退节点”
· 职场发展:识别“职业周期”,及时调整
职场循环通常分“蛰伏期(阴)—上升期(阳)—平台期(阴阳平衡)—新的蛰伏期(阴)”:
蛰伏期(刚入职/换行):别急于求成(防阳冒进),要多学技能(蓄阳),比如刚进互联网公司,先学基础的运营知识,别总想着做爆款(阳极);
上升期(有经验/出成绩):别骄傲自满(防阳极生阴),要主动承担更难的任务(续阳),比如做了两年运营,主动申请带小项目,别停留在“做执行”(阴);
平台期(成绩稳定/难突破):别焦虑迷茫(防阴盛),要找新的增长点(促阳生),比如学数据分析、短视频剪辑,为“新的上升期”做准备——踩准每个周期节点,职场之路会更顺。
· 商业经营:借“行业周期”赚钱,避开“低谷陷阱”
任何行业都有“萌芽期(阴)—成长期(阳)—成熟期(阴阳平衡)—衰退期(阴)”的循环:
萌芽期(行业刚兴起):别盲目跟风(防阳冒进),要先做调研(蓄阳),比如几年前直播带货刚火时,先看别人怎么玩,再小成本试错,别一上来就砸钱(阳极);
成长期(行业快速发展):要加大投入(续阳),抢占市场(防阴抢食),比如直播做得有起色,赶紧搭建团队、拓展品类,别守着“小打小闹”(阴);
成熟期(行业竞争激烈):别恶性竞争(防阳过盛),要差异化竞争(找新阳点),比如别人都做低价,你做“高端定制”,避开红海;
衰退期(行业走下坡):别死守不放(防阴沉沦),要及时转型(促新阳生),比如传统外贸不行了,转做跨境电商,开启新的循环——很多成功的企业,都是“踩准行业周期”的高手。
3. 人际关系:用循环调距离,保持“良性互动”
· 夫妻关系:别“黏太紧”,也别“离太远”
夫妻关系的循环是“亲密期(阳)—平淡期(阴)—亲密期(阳)”:
亲密期(刚结婚/久别重逢):别天天黏在一起(防阳盛),留些个人空间(补阴),比如各有各的爱好,别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对方身上;
平淡期(结婚几年/激情褪去):别放任冷淡(防阴盛),多制造“小惊喜”(促阳生),比如偶尔送个礼物、一起旅行,让关系回到亲密期——避免“阳盛至极转阴”或“阴盛至极转离”,才能让婚姻长久。
· 朋友关系:别“走太近”,也别“断联系”
朋友关系的循环是“热络期(阳)—疏远期(阴)—热络期(阳)”:
热络期(刚认识/有共同目标):别事事都一起(防阳盛),别干涉对方隐私(补阴),比如朋友谈恋爱,别总去“查岗”;
疏远期(各忙各的/目标不同):别断了联系(防阴盛),偶尔发个消息、约个饭(促阳生),比如过年过节问候一下,别等“需要帮忙时才想起对方”——良性的朋友关系,是“循环中保持温度”。
四、循环定律的“避坑指南”:这三个雷,千万别踩
1. 别“被动等循环”,要“主动促转化”
有人说“阴极生阳,我等着就行”,这是“等死式”误区!循环不会“自动转向”,需要“人为助力”:你失业了(阴),不主动学技能(促阳),只会一直“阴”下去;你生意亏了(阴),不复盘、不调整(促阳),怎么会“阳”?
就像农民种地,冬天(阴)要“耕地、施肥”(蓄阳),春天才能“播种”(阳);若冬天啥也不做(被动等),春天只能“颗粒无收”(阴)。记住:循环的“转化节点”,是“自己踩出来的”,不是“等出来的”。
2. 别“误判周期节点”,把“短期波动”当“循环转向”
有人把“短期低谷”当“阴极”,盲目激进;也有人把“短期高峰”当“阳极”,盲目收缩——这是“误判节点”的大坑。
比如股票跌了几天(短期波动),就以为“熊市到了”(阴极),赶紧割肉,结果后来涨了(阳);再比如生意好了一个月(短期高峰),就以为“牛市到了”(阳极),赶紧扩张,结果后来亏了(阴)。
怎么避免?用“数据+规律”判断:看行业周期,查过去3-5年的趋势;看个人状态,总结自己过去的“起伏规律”——比如你每次“连续加班3个月”就会进入“疲惫期”(阴),那下次加班到2个半月时,就主动休息(促转化),别等“疲惫期到了才反应”。
3. 别“怕循环低谷”,也别“贪循环高峰”
有人在低谷时“焦虑放弃”,觉得“永远好不了”;在高峰时“贪心冒进”,觉得“永远好下去”——这是“极端心态”的坑。
低谷时要记住“剥极必复”:马云创业时,经历过“两次失败”(阴),但他没放弃,最后创立阿里巴巴(阳);高峰时要记住“亢龙有悔”:诺基亚在功能机时代“全球第一”(阳),但它贪心守旧,不做智能手机(不转化),最后被淘汰(阴)。
循环的本质是“有起有落”,低谷时熬住,高峰时稳住,才能在循环中“螺旋上升”。
五、古今案例:古人是怎么用循环定律成事的?
1. 越王勾践“卧薪尝胆”:借循环“剥极必复”
春秋时期,越国被吴国打败(剥卦,阴盛至极),勾践被俘,受尽屈辱(阴极)。但他没放弃,而是“卧薪尝胆”(蓄阳):每天睡在柴草上,尝苦胆提醒自己“不忘国耻”;回国后,他休养生息、发展生产(促阳生),等待时机。
后来吴国夫差骄傲自满(乾卦上九,阳极生阴),沉迷美色、荒废朝政,勾践趁机出兵(复卦,阳盛),最终打败吴国,复国成功——这是“抓住循环节点,被动转主动”的经典案例。
2. 汉代“文景之治”:借循环“蓄阳保稳”
西汉初年,经历秦末战乱,社会经济凋敝(阴盛)。汉文帝、汉景帝没有“急功近利”(不冒进促阳),而是采取“休养生息”政策(蓄阳):减轻赋税、鼓励农耕、减少刑罚,让百姓安居乐业。
经过几十年的“蓄阳”,汉朝经济逐渐恢复(阳盛),到汉武帝时期,国力达到顶峰(阳极)——这是“在循环低谷时'稳蓄阳’,为高峰做准备”的治国典范,也印证了“循环是螺旋式上升”的规律。
3. 唐代郭子仪“功成不骄”:借循环“避阳极生阴”
唐代名将郭子仪,平定“安史之乱”,功劳卓著(阳盛至极),被封为“汾阳王”,权倾朝野。但他深知“亢龙有悔”的循环规律,没有“骄傲自满”(防阳极生阴):皇帝赏赐的豪宅,他大门敞开,任人进出(示阴,表无野心);有人诬告他谋反,他立刻放下兵权,回京请罪(退阳,保平衡)。
正因为他“懂循环、知进退”,才能在“功高震主”的高危位置上善终,历经四朝而不倒——这是“在循环高峰时'稳收阳’,避风险”的个人处世典范。
六、结尾:懂循环,不是“躺平认命”,是“顺势而为”
很多人觉得“懂循环就是'命由天定’,努力没用”,其实大错特错。循环定律教我们的,是“看清周期趋势,主动调整行动”——不是让你“躺平等好运”,而是让你“在低谷时蓄势,在高峰时稳局”;不是让你“怕起伏”,而是让你“善用起伏”。
下一篇,我们要讲的是《易经》的“因果密码”——因果定律。如果说循环帮你“看周期趋势”,那因果就能帮你“看行为后果”:为什么你做的事总没回报?为什么有的人看似“运气好”,其实是“早种善因”?怎么“种对因”,才能“得好果”?咱们下一篇见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【作文】旧事(三十六)帅哥和靓姐(总01901-文0966)
下一篇:没有了